沙比利木皮 英文名稱:Sapele 簡稱:SP 紋理:球紋、旋紋 產地:非洲 此木皮的缺陷較少,有些分產地黑沙較重,也會有活結、小尼斯、色差和加工工藝的 缺陷,一般沙比利木皮原木較大,天然缺陷相對較少,關鍵是看紋理,有的產地的木頭刨出 來帶金線,顏色光鮮。但紋理的粗細差別較大。 沙比利 SP- 003Q 沙比利 SP- 003Q 沙比利 SP-2127Q 沙比利 SP-2237Q 五、產品中文名稱: 球紋沙比利 英文名稱:Sapele Pomelle 簡稱:SP 紋理:球紋、旋紋 產地:非洲 沙比利原木中的特殊材質,較為特殊和珍貴,屬于高檔木種,用旋切的方式刨出,基 本缺陷等同沙比利,有些有蟲眼。品質好的球紋沙比利木皮球型小,分布均勻且密實,排列比較 規則,板面也漂亮,也有一種是旋紋的,但價值相對要低很多,一般裝飾工程和仿古家具用 量比較大。
分類
1、按厚度分類
厚度大于0.5㎜稱為厚薄木;反為微薄木。
2、按制造方法分類
可分為刨切薄木;旋切薄木;鋸切薄木;半圓旋切薄木。通常情況用刨切方法制作較多。
3、按形態分類
可分為天然薄木;染色薄木;組合薄木(科技木皮);拼接薄木;成卷薄木(無紡布薄木)。
4、按來源分類
國產薄木;進口薄木。
薄木的質量項目
1、厚度及均勻度、長寬及誤差、含水率
2、早材和晚材,每一年輪內,靠髓心部分是每年生長季節初期形成的,材色淺、組織松、材質軟,稱早材(春材);靠樹皮部分是后來生長的,材色深、組織密、材質硬,稱晚材(秋材、夏材)
3、 邊材和心材,某些樹種靠近樹皮部分的材色較淺,在樹木伐倒時,這一部分的水分較多,稱邊材。在髓心周圍材色較深、水分較少的部分,稱心材
4、 花紋、色差、光滑度、礦物線
刨切薄木制造工序
通常,加工天然薄木的是采用刨切的方法。其工序流程如下:
原木→截斷→剖方→軟化(汽蒸或水煮)→刨切→烘干(或不烘干)→剪切→檢驗包裝→入庫
以下僅介紹其中三個重要環節:
1、截剖
原木進廠后,首先要按照所需長度截成木段,而后再剖制木方時,必須根據原木直徑、木材紋理和木方在刨切機上的固定方法選擇鋸剖方案,使刨切的薄木寬度不小于有關要求。
方案合理不僅出材率高,而且制得的徑切薄木多,弦切薄木少,所得產品裝飾價值高。不同徑級的原木要采用不同的鋸剖方案。圖中的粗實線為鋸剖線,箭頭方向是刨刀的刨切方向:
在實際生產中,直徑小于400mm的原木通常采用鋸剖方案B,而直徑為400~800mm的原木則多采用鋸剖D和E。采用這些鋸剖方案生產薄木時,出板率高,薄木質量較好,刨切機效率較高。
2、蒸煮
木方經過蒸煮(即水熱處理)以后,木材的可塑性增加。提高木材塑性的最有效方法是將溫度和含水率這兩個因素同時配合調整,即提高木材的溫度同時又增加木材的含水率。這就是實際生產中通常用飽和蒸汽或熱水對木方進行蒸煮處理一水熱處理的原因所在。
首先,木方放入蒸煮池時,應按樹種,木方規格分別進行;水溫最好保持常溫,并緩慢升溫,以免因熱應力導致木方開裂。升至 40℃以上時,更應放慢升溫速度;蒸煮過度也會降低薄木質量;蒸煮池應經常常清除樹脂、樹皮、泥沙,并經常換水,以減少木方污染;蒸煮處理后的木方應及時放入刨切機前的貯木溫水槽中,保溫在40~50℃范圍(隨樹種和薄木厚度而定)。下表列出了幾種木材的蒸煮基準,僅供參考。
3、干燥
干燥后含水率一般要求在8%~12%為宜,薄木干燥設備有連續作業的滾筒式干燥機和帶式干燥機以及間歇作業的干燥室。干燥室是老式干燥設備,很不經濟,但干燥質量較好。應用最廣泛的是滾筒式干燥機。比較簿的薄木,特別是厚度小于0.4mm的薄木,必須采用帶式干燥機。
相關搜索:木皮 球紋沙比利木皮 天然木皮